新闻动态
红木家具要如何度过冬天这道“鬼门关”!
-
对于大多数的红木家具来说冬天却是一道生与死的“鬼门关”,特别是北方的冬天,更是难熬,由于气候变化大,天气干燥,对红木家具危害很大,那么冬季红木家具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一、冬季常见问题
01
表面开裂
很多人以为红木家具开裂是因为温度,但实际上造成开裂的根本原因是:湿度!
当红木的含水率与外界环境的含水率出现不平衡,特是冬天干燥,红木内部水分被外界吸收,家具表面就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另一个原因,有种说法叫“不劈不裂,不叫实木”,因为木头本身是具有活性的,只要是实木,基本上都避免不了开裂的问题,木性如此。
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裂缝较大,可用相同材质的木条,修成缝隙大小塞入其中进行修补。
如果裂缝较小,可以用相应的胶水滴入缝隙中,再填上适量的锯末,经过反复打磨至光滑,再上蜡便可修复。
02
变形涨裂
南方的家具到了北方由于干燥的原因容易出现开裂,而北方的家具来到南方,特别是碰上潮湿寒冷的天气,家具就会从外界吸水从而出现变形、涨裂的现象,这种情况由于家具的变形修补难度很高。
如属轻微变形,一般会用打磨机整理平整,再用砂纸打磨上蜡即可。
如果变形比较严重,就要“大动干戈”了,需把变形部分用水喷湿,然后用热风枪把变形处完全加热,上面压一块顺直平整的木头,用夹子固定两端,让两者表面完全接触,这样放置直至变形的木材随着固定板变直。
如变形特别严重,则需要重复2-3次。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定形的木头硬度必须比家具木材大,定型夹子的大小依据变形程度不同而定,定型时间也需根据恢复状态而定。
03
榫卯结构松动
一般来说,好的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无论是在安装还是做工上都必须是严丝合缝的,不会存在安装错位或者出现半榫甚至是馒头榫的情况。
因而一些做工不过关、或是安装不到位,或是温度、湿度的改变,而发生的热胀冷缩,都会出现榫卯结构松动的情况。
如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把家具的榫卯重新拆卸下来,在家具的卯里面上些胶水,重新组装上之后,最好在家具表面固定铜件或铁架子,这样家具的榫卯结构将会非常牢固。
04
发出异响
这响声是由于家具面板收缩而引发的正常现象,新的家具或是家具到了一个新环境之后,都需要经历一个1-2年的“适应期”,过了适应期,家具逐渐稳定,响声也就会逐渐消失了。
由于冬季温度、湿度的变化巨大,家具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而冬天也被形象的誉为“红木的鬼门关”,看似无可避免,但实际上只要做好下列的“四要”与“四不要”,做好冬季保养,红木家具也能安然渡过这个鬼门关。
二、冬季保养“四要”
一要:冬季室内暖气的使用,会使空气更加干燥,因而要增加湿度,在居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经常用湿墩布擦地或使用加湿器,从而增加湿度,在家里有养鱼也是很好的增加湿度的方法。
二要:移动时要搬起移动,以免家具腿足下端因拖动劈裂。
三要:家具的摆放要放平放正,四腿要在一个平面上。
家具整体要与地面保持垂直,能很好的避免因重力而引起的整体和门子等部位变形,从而有损家具的寿命。
四要:有抽屉的家具,要在抽屉底面或抽屉架上滴上几滴蜡,这样能减少磨擦,延长使用寿命。
经常与外界摩擦的部位如:背部、内部等,必要时也可以抹上蜂蜡。
三、冬季保养“四不要”
一不要:不要使用湿布去擦家具灰尘。
应首先将家具浮面灰尘轻轻拂去,再用纯棉干布擦,以免颗粒灰尘刮伤家具表层。
二不要:不要直接放在湿度高的器物旁。
过度的潮湿会让水分沁入红木家具造成内部霉变、腐蚀或者涨裂变形、褪色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
三不要:不要使用化学光亮剂,以免漆膜发粘受损。
为了保持家具漆膜的光亮度,可把核桃碾碎、去皮,再用三层纱布去油抛光。
四不要:不要放在热源处,摆放时应与热源保持在1米左右。
家具离热源过近,会使家具木材内的水分因过分蒸发而造成家具各缝口、榫卯抽缩,而引发榫卯变形面板开裂。
红木家具和人一样具有灵性,人需要保养,家具也一样,只有适当的保养加上正常的使用,才能愈加珍贵。
如果家具在冬季已经出现上述问题,不要惊慌,让家具过一个冬天后,再维修保养就能使其恢复新面貌啦。
-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